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发布机构: 卫健委 发布日期: 2024-09-03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 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卫生健康局、委直管各单位、委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抚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4月15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抚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4月15日印发


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和卫生健康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有序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坚决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一、坚持协同发展,持续深化推进医改各项任务

1.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继续组织做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做好三级医院评审的申请、审核等工作,启动二级医院评审。做好医改专项资金国家、省绩效考评工作。做好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开展市级中心医院技术合作交流。(体改科、医政科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开展紧密型医院集团和专科联盟建设。探索以市中心医院为紧密型城市医院集团试点,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以妇产科、眼科等为紧密型专科联盟试点,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深化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提升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医政科牵头负责)

3.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10部委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以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品耗材、信息化、绩效考核统一管理为抓手,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管理机制,6月底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基层卫生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系统性构建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体改科牵头负责)

二、坚持靶向攻坚,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管理

1.以基层为重点推进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明确县医院功能定位,提升急危重症处置能力及常见病诊疗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临床科室设置和设备配备。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指导各基层医疗机构对照新版标准,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全年建强乡镇卫生院3家、村卫生室39家,基本标准基层医疗机构增加6家,推荐标准机构增加9家。(基层科牵头负责)

2.发挥临床重点专科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引导医院加强内涵建设,错位均衡发展。遴选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的临床重点专科,打造出一批符合就医需求的临床特色专科,加强一批满足医院发展的薄弱专科。推动提升基层儿科、全科和呼吸道疾病临床诊疗能力建设。(医政科牵头负责)

3.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质量管理。以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为主线,完善质控体系,发挥42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夯实基础质量和精细化过程管理。将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等医疗管理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推进。加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诊疗管理,持续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医政科牵头负责)

4.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将“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全面完善医疗机构的预约诊疗制度、诊疗环境、就医停车、投诉接待等暖心便民的服务流程,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增进医患沟通,加强人文关怀,有效改善就医环境,落实好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改善人民群众门诊、急诊、住院全过程就医感受。(医政科牵头负责)

三、坚持医防融合,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高质量发展

1.强化疾病防控能力建设。巩固新冠疫情防控成果,以疾控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等机制创新,扩大医防协同融合试点和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范围,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各项工作任务,推进传染病医疗机构创新发展。规范免疫程序和免疫管理体系,保持计划免疫信息化管理全省领先水平。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加大碘缺乏病、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深化职业病危害监测,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实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监测干预。(疾控科牵头负责)

2.强化重点疾病综合防控。坚持多病共防,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突出抓好新冠肺炎、霍乱、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持续做好重点慢性病防治工作,确保以癌症、心脑血管等疾病为主的早期筛查与干预项目完成率达到100%。以近视防控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健康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继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疾控科、监督科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能力提升项目,力争6月底前实现省、市、县互通。开展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疾控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加强全市传染病疫情应对准备工作,组建市、县两级传染病应急小分队,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装备,形成传染病应急处置快速反应力量。(疾控科牵头负责)

四、坚持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1.实施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市级中医药质控中心作用,重点对中医病案书写质量、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管理、中医非药物疗法和护理技术的规范应用、中药药事管理等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并通报整改。(中医药健康产业科、中医医疗科按职责分工负责)

2.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治未病科、老年病科、儿科建设与管理,发挥中医在疾病预防和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强化县级中医医院龙头作用,加强清原县和新宾县中医院特色专科和“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工作;督导各县区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年度考核评价目标任务、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内涵建设取得实效、中医阁建设完成年度指标。(中医医疗科牵头负责)

3.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持清原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建设,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上下游知名企业参加龙胆节,分享行业成熟经验、市场动态、市场需求,确立道地药材品牌地位,储备中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开展中医药三产融合。组织申报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和养老服务基地,推动全市中医药健康旅游和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做好中医药文化平台建设。开展好中医药宣教基地、中医药健康知识角2个中医药文化平台建设,力争新建2-3家中医药宣教基地,增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中医药健康产业科牵头负责)

五、坚持普惠共享,全力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及省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加强人口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优化生育政策,增加普惠托育供给,降低育儿成本,提高人口出生率,营造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工作,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技术指导工作。(人口家庭科牵头负责)

2.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落实省、市《“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持续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开展老年认知障碍防治促进行动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市中心医院、辽健集团抚矿总医院、市中医院在医养结合中发挥作用。鼓励区级医院转型,积极申报国家医养结合示范项目。(人口家庭科牵头负责)

3.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巩固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强化母婴安全保障,组织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评估,开展“两个救治中心”抽查和评估认定。进一步优化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完善市、县级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网络。完成4个区妇幼保健机构共4个保健特色专科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服务和管理。(妇幼健康科牵头负责)

(六)坚持统筹兼顾,高效率发挥人才、信息化等支撑作用

1.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全省法治医院建设,持续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卫生健康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打造清风窗口,提升审批效率。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主,专项监督为辅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持续规范医药、医疗等行为,提升卫生健康行业领域治理水平。(审批科、监督科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推进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围绕医疗安全和质量、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升行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和应用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以大数据为抓手,进一步提升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启动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提升,逐步实现医疗卫生大数据互联互通和三级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通互认。(规信科牵头负责)

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深化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健康城市、健康细胞建设。组织开展好春秋两季爱国卫生运动。坚持科学防制,推动病媒生物防制持续发展。指导清原县巩固已命名的两个国家卫生乡镇,做好复审迎检准备。大力推动三县进行国家卫生县、国家卫生乡镇申报,力争至少完成两个乡镇的申报前期准备工作。(爱卫科牵头负责)

4.大力推进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兴辽英才”为牵引,推动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落地。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项培训等方式,为基层培养招得来、留得住的人才。加强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开展基层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保障乡村医生待遇,完善落实乡村医生养老政策。组织西学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中医药骨干等各种培训,培养中医药特色人才100人以上。加强名医工作室(站)的带徒能力,壮大中医骨干人才。(党群工作部、人事科教科、基层科、中医药健康产业科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1.防范化解重大传染病疫情风险。坚决贯彻省、市要求,将冬春季呼吸道重点传染病防治作为当前疫情防控重中之重,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及时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和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统筹调配,做好药品、设备保障。继续强化临床管理和救治能力。做好重点环节防控,重点聚焦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单位,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及时科学有效处置可能出现的聚集性疫情,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疾控科、医政科按职责分工负责)

2.防范化解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风险。加强协调,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充分发挥预算、成本、资源、流程、绩效管理的支撑保障作用,推进规范成本核算,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助力医疗卫生单位高质量发展。落实公立医院党委主要负责人风险防范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管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债务风险管理,严禁举债建设,及时编制化债方案,有效化解存量债务。(财务科牵头负责)

3.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和稳定风险。落实“三管三必须”,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定期开展风险研判、联合督查检查,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学习和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开展卫生健康系统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稳控工作,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稳妥地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提升源头预防化解纠纷的信访工作水平。(办公室牵头负责)

4.防范化解社会舆情风险。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树立卫健系统先进典型,加强新闻发布和正面引导,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高舆情预警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消除负面舆情风险源,强化舆情监测引导,防范化解舆情风险。(宣传科牵头负责)

(八)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行业作风建设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综合政治素质、业务水平,选优配强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党群工作部牵头负责)

2.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站稳人民立场,发扬抗疫期间形成的优良作风,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法,班子成员必须将主要精力用在管理上,在一线基层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以钉钉子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严治“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党群工作部牵头负责)

3.全面推进反腐败斗争和行风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纠建并举实施长效治理。健全完善监管制度,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综合监管能力,开展新一轮大型医院巡查,以问题线索为切入点,强化监管,巩固良好的政治生态。(党群工作部牵头负责)


附件下载:
视频:
相关报道:
相关文件:
相关专题:
图解:
解读: